四川经济网>川经原创>浏览报道
四川:到2020年建成特色鲜明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
2020-09-18 18:03:41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 审核:黎琦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刘佩佩 文/图)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四川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斗桨浮诽岬?,到2020年,四川要建成特色鲜明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如何实现这一目标?9月18日,省卫生健康委对政策做官方解读,明晰四川接下来的“作战图”。
创建医养结合示范省,四川有迫切需要。据了解,2019年,我省60岁、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达1777.18万人、1207.68万人,分别占常住人口的21.22%、14.42%,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对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目前,我省近70%以上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失能老人近200万名,医养结合的快速发展将有利于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需求摆在眼前,四川具体如何做?《方案》从五大方面提出了18条具体措施。
义诊活动现场
提升居家养老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为老人量身定制签约包 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
做实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分层分类为老年人设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签约服务包。明确每个县至少有1家综合医疗机构可开展老年健康综合评估和健康等级划分工作。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
夯实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基础
到2022年 全省3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可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集中或居家医养服务,鼓励各地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闲置的公共服务用房用于改建医养结合机构,推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以日间护理为重点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鼓励基层老年协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开展互助式养老服务。到2022年,全省3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可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优化医养结合机构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
利用闲置资源改造医养结合机构 大型医疗机构牵头组建养老联合体
鼓励建制乡镇卫生院设置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病床和养老床位,城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内部建设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利用闲置的社会资源改造建设一批医养结合机构,引导一批二级及以下医院转型为收治失能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具备条件的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鼓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质医养资源共建共享,支持大型医疗机构或医养结合机构牵头组建医疗养老联合体或集团。
推动医养结合产业升级
到2022年 建成10个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推动建设医养结合和健康养老产业园区、功能社区、主题空间等综合体,推进“药养”“食养”等中医药特色养生养老服务,打造“医疗+旅游”“疗养+旅游”“养老+旅游”相结合的医养旅游新模式,推动“互联网+医养结合”,培育发展老年产品用品市场。到2022年,全省建成10个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强化创建工作保障
提供7项保障措施 调动相关人员积极性
提出了加大投入支持、加强土地供应保障、优化审批监管、强化医疗保障、落实税费优惠、建立完善价格政策、建立人才队伍激励机制等7项保障措施。明确了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的备案程序、收费方式等务实措施 ,推动制定家庭病床、安宁疗护医保支付政策等创新举措,对开展养老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结合实际进行动态调整,充分调动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卫人员的积极性。